近日,作家董宏猷创作的少儿主题出版物《一百岁的红领巾》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。该书以“红领巾”为第一人称视角,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少年儿童运动所走过的光辉历程。
1922年,中国少先队先期组织“安源儿童团”在党组织的关怀下诞生,此后在党直接领导下的少年儿童运动蓬勃开展起来。
据介绍,全书分为“黑暗中绽放的生命之花”“在新中国飘扬的红旗一角”“在改革开放中燃烧的星星火炬”“在新时代唱响的接班人之歌”等篇章,用散文诗般的抒情语言讲述了一段段少年英雄模范故事,播撒红色种子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。
书中附有二维码,链接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少年儿童歌曲,帮助小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历史氛围,追寻红领巾的光荣足迹。
记者:史竞男
图片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提供
湖北竹山一女童走失 35年后返乡认亲******
中新网十堰1月11日电 (金勤 吴涛 李国尧)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城关镇窑沟村,走失35年后的胡某梅(现名)11日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,携丈夫、孩子与亲人团聚。
当日一大早,姐姐张善梅的家中布置了红色气球,挂起横幅,欢迎妹妹胡某梅回家。上午10时,胡某梅乘坐的小车刚一进村,67岁的妈妈黄治珍立即迎上前去,紧抱数十年未见的小女儿,泪流不止。张善梅手捧鲜花,将妹妹紧紧搂在怀里,嘴里不断念叨: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,终于圆了父母的心愿!”
1986年2月,竹山县田家坝居民张扬全与黄治珍生下一女孩,当时还没有取名字,就一直称呼她为小女儿。1988年2月,夫妻两人因感情问题离婚,张扬全带着小女儿外出流浪,在途经十堰火车站时,小女儿被人抱走。因父亲没有及时报警,给查找工作带来难度。30多年来,姐姐张善梅及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。
2022年8月,张善梅再次联系竹山县公安局刑侦大队,并将父母的血样采集入库。同年11月16日,成功比中河南省淅川县居民胡某梅。确认父母都还健在后,胡某梅和丈夫决定等到两个孩子放寒假后,一起回湖北省竹山县认亲。
胡某梅介绍,她长大后从养父母口中得知自己是被收养的。2019年,在丈夫的陪同下,她到当地公安部门采集了血样,没想到35年后还能成功找到亲人,真是太感谢鄂豫两地的公安民警了。
目前,湖北竹山警方正在对胡某梅为何走失展开调查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